NEWS
紧密跟随国家产业指导及技术发展
VR/AR一周要闻20221016浏览数:165

投融资 | 芯视佳完成超亿元天使+轮融资,国中资本和淮南高新战新投联合领投

2022年10月9日,深圳市芯视佳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完成超亿元天使+轮融资,本轮投资由国中资本和淮南高新战新投联合领投,公司团队继续追加投资。该笔资金将用于芯视佳12英寸硅基OLED生产线建设以及在硅基OLED微显示器件和微显示解决方案领域的持续研发。

图片

视佳创始人兼董事长曹绪文指出,元宇宙持续火热,VR/AR眼镜市场进入发展快车道。硅基OLED以其超高清晰度、快响应、高亮度、小尺寸等优势成为了VR等近眼显示设备的新宠,目前多款高端VR/AR眼镜包括即将问世的苹果首款XR头显设备等均采用硅基OLED作为微显示屏,表明硅基OLED在微显示屏的路线选择上已得到认可。芯视佳专注于硅基OLED微显示屏的研发与制造,将秉承 “用芯驱动、至臻视界” 的企业精神,从底层科技的突破开始,发展成为全球半导体显示技术的引领者,迎接VR/AR市场高速发展拐点的来临。

来源:芯视佳科技BCDtek


AR | 卷土重来后Google AR眼镜回归!官方开启企业版试用计划

根据Google,如果企业主正在使用Google Workspace 企业版服务,且有在使用Pixel 6 以上系列手机,也想尝试使用Google 眼镜来优化工作流程,可以直接填写表单报名。

图片

想像在工作上能将指示说明即时转化成员工的母语,或者是即时将完成的代办事项画上删除线,这些是前线工作人员能取得即时资讯、提醒通知的工作流程,其实能够透过扩增实境(AR)技术有更多可能性,而现在还能够透过Google 眼镜成真。
卷土重来面向企业用户数月前上路展开小规模测试。Google 10月13日在官方Blogger,宣布推出全新的计划在Google 生产力工具并结合Google Glass Enterprise,将让扩增实境(AR)体验创造更自然、直觉的方式,让互动、资讯使用上有更便利。今起,任何对于企业方案有兴趣的企业客户可以向Google 申请试用,用来测试在解决任务、沟通和合作上的体验。
来源:MicroDisplay


MicroLED | 这家国产厂商宣布点亮0.39英寸单片全彩Micro-LED微显示屏

近日,镭昱宣布成功点亮0.39英寸单片全彩Micro-LED微显示芯片,在产品标准化进程中获突破性进展。该芯片的成功点亮是Micro-LED单片全彩技术从概念到产品的重要里程碑,将为下一代消费级AR眼镜带来革命性突破。

图片

镭昱创新采用量子点色转换技术,通过标准的光刻工艺实现了适配GaN蓝光Micro-LED的高分辨率、高光效的量子点颜色转换膜层,通过蓝光激发红绿量子点,将蓝光转变为红光和绿光,在单个芯片上实现RGB三原色,从而实现芯片全彩化。通过独有的光学隔离结构,有效降低RGB颜色光串扰,进而实现了更高对比度和色彩饱和度。同时,凭借光刻式量子点技术,可以有效解决原生红光的光效及亮度问题,使全彩芯片整体亮度产生质的提升。
对于量子点色转换技术的应用来说,最关键的指标是蓝光的吸收效率,如果蓝光吸收率过低,则会对色彩的纯度产生影响。镭昱自主研发的单片全彩Micro-LED微显示技术,以常规膜层制备条件为基础,通过光学设计、材料改性、工艺优化,极大提升了蓝光的吸收效率和颜色稳定性,实现了质量比更低、膜层更薄的高转换效率量子点膜层。此外,该技术具有半导体工艺兼容的特性,使得单片全彩Micro-LED微显示屏可以通过标准且高效的半导体工艺实现,进而为其量产奠定了坚实基础。

来源:MicroDisplay


VR | 售价超10000元!Meta刚刚发布其全新VR:Quest Pro

10月12日凌晨消息,Meta举办了VR年度大会“Connect 2022”。在大会上,公司公布了其最重磅的产品——Meta Quest Pro。这是一款VR头盔,售价1500美元(折合人民币约10749元),将于10月25日发售,10月28日正式发货。

图片

对于这款新品,官方介绍称,Quest Pro这款头显是公司目前最先进的产品,是工作、创作和协作的全新方式。
这款VR设备能实现突破性高分辨率的混合现实(MR),与之前的Quest 2相比,Quest Pro采用了更先进的薄饼透镜,光学堆栈缩减超40%,像素密度增加37%,色域也是Quest 2的1.3倍,将用户周围环境的彩色视图带入头戴式设备内部,以便与之交互并使用虚拟图像对其进行增强。
值得注意的是,Quest Pro能够跟踪佩戴者的眼睛和脸部,通过内部和周围的摄像头来捕捉用户的面部运动,提升Avatar信息传递效率,提升社交临场感。另外,设备的瞳孔间距(IPD)调节范围为55-75毫米,能让用户得到更好的视觉体验并降低眼睛疲劳。
来源:MicroDisplay


MicroLED | 这家公司官宣推出全球首款“像素一体化”全彩MicroLED屏
10 月 11 日,Porotech 今天宣布全球首次公开展示 microLED 像素“一体化”全彩显示屏。

图片

Porotech 实现了单个microLED可全光谱调色,摆脱了支撑所有当前商业显示技术的 RGB(红-绿-蓝)子像素模型的限制。Porotech 的创新在于其改变游戏规则的 Dynamic Pixel Tuning™ (DPT™)  技术。

通过使用新型氮化镓材料,DPT™使单个 microLED 芯片能够产生任何可见颜色。支撑DPT™的材料 PoroGaN™允许利用调制电流在单个 microLED 芯片上发射覆盖整个色谱的可见光。在它可以发射的颜色中,DPT™ microLED 能够通过从单个像素发射纯白色来实现世界首创。
DPT™ 的潜力正在改变整个显示行业的游戏规则。通过消除对 RGB 子像素的需求,DPT™允许 microLED 驱动的显示器将整体像素密度提高四倍。因此,DPT™ 可以为每种类型的显示器带来分辨率、亮度和效率方面的显著提升。这一突破对于需要高分辨率的小型显示器(如 AR 和 VR 显示器)以及可穿戴技术来说尤其重要。
来源:MicroDisplay


AR | 爱普生将推出新一代 Moverio AR 智能眼镜
10月12日,爱普生宣布推出最新一代 Moverio AR 智能眼镜,以及 Moverio BT-45C 和 BT-45CS 设备。这些设备旨在支持与高品质的AR观看体验。

图片

Moverio BT-45C 和 BT-45CS 支持现场技术人员和远程专家之间方便、免提、“所见即所得”的协作,并具有一系列功能,包括:

  • 集成 Si-OLED 技术、专有光学引擎和34° 视场角的双目透视全高清显示屏,可增强观看体验;
  • 可调节、带衬垫的头带和头盔安装选项有助于舒适地适应各种前线工作服装;
  • 坚固耐用的设计,抗冲击和防尘,符合军用级跌落测试和 IP52 等级;
  • 头戴式耳机翻转功能使用户能够确保清晰的视野,从而提高效率和安全性;可将着色和透明的 ANSI Z87.1 兼容防护罩连接到耳机上,以增加对眼睛的保护;
  • 居中的 8 兆像素自动对焦摄像头,具有优化的摄像角度,可以精确捕捉佩戴者的视角,让佩戴者和远程专家之间获得“所见即所得”的体验;
  • 耳机配备 9 轴和环境光传感器,BT-45CS 的控制器配备 GPS 传感器,允许开发人员通过 Moverio SDK 充分利用增强现实的潜力;
  • 集成扬声器和降噪麦克风提高了免提通话的质量。该设备还可以通过迷你音频插孔连接到外部音频设备。

来源:艾邦VR产业资讯


AR | 三星:Micro LED比OLED更适合AR

根据韩国媒体报道,三星Display预测说,AR设备显示屏目前很难用OLED实现,Micro-LED是最有可能的候选技术。三星显示器公司瞄准AR设备市场,计划开发6600PPI级Micro-LED微型显示器。

图片

三星显示器公司负责人金敏宇于10月14日在首尔举行的“Micro-LED显示研讨会”上表示:“要实现增强现实(AR),需要高亮度显示。目前的有机发光二极管(OLED)无法实现AR显示,需要新的发光元件。Micro-LED是AR Display最有力的候选技术”。

金敏宇强调:“AR和VR、混合现实(MR)等的实现环境绝不相同。”他还解释说:“与现实(外部环境)隔绝的VR不同,AR需要在室外实现图像显示,因此亮度要高,面板也要小、轻。”
金敏宇解释说:“AR显示器需要5000PPI以上像素密度。5000PPI以上像素间距应减少到5微米(um)以下,RGB子像素大小应减少到3um以下。”他预计,要想将MicroLED应用于可穿戴产品等,芯片尺寸必须在10μm以下。芯片变小可以降低成本。
目前,MicroLED面临排列芯片到检测、修复等挑战。金敏宇表示:“MicroLED的子像素检测是难题。因此,开发了以蓝色LED为基础,经过QD颜色转换层的技术等多种衍生方法。”他还补充说:“虽然现在是OLED时代,但下一步要考虑是否能成为MicroLED时代。我们的责任是如何将具有很多优点的MicroLED实现为显示屏。
来源:Wit OLED


VR | Omdia:Micro OLED将成高端VR设备主流

AR/VR近眼显示方面,Omdia指出,由于2021年元宇宙浪潮席卷加上AR/VR设备全球出货量超过1000万台,AR/VR在2022年始终是热度话题。但站在系统角度,AR/VR等近眼显示设备在屏幕、用户界面/机器感知以及计算能力/连接三大维度都还不算成熟,叠加元宇宙降温的因素,Omdia对整个近眼显示设备市场呈谨慎乐观的态度。

从面板维度来看,Omdia对于AR设备的屏幕出货量预估较为保守,预计到2027年面板才会真正起量达到1,000万片,这也是由于AR设备的显示技术预计还需3~5年的时间才能真正成熟。而VR设备的光机设计相对简单,加上应用场景更为明确,预计届时将有接近1亿片的面板出货量。

图片

从显示技术来看,Omdia表示未来在高阶市场上,VR设备会以Micro OLED屏幕为主,中低阶市场则主要采用性价比更优的TFT LCD;而AR设备虽然现阶段仍以Micro OLED为主,但拥有更高显示亮度的Micro LED才是AR显示未来的真正发展方向。

事实上,截止2021年底,据Omdia统计,中国对于Micro OLED的整体投资金额已经超过45亿人民币,已经超过市场整体需求。因此中国Micro OLED的面板厂商应将着力点落在商业模式的发展和演进上,究竟是单芯片模式更好还是双芯片模式更好,业界目前仍没有统一定论,但它们二者在商业模式上确有较大区别,这也会给整个产业链上下游的厂商带来不同机遇,而这才应该是整个Micro OLED产业未来2~3年关注的重点。
来源:Wit OLED


AR | 3299美元起!企业级AR头显Magic Leap 2正式上市
venturebeat报道,企业级AR头显Magic Leap 2已在美国、加拿大、英国、欧盟以及沙特阿拉伯正式上市,预计于2022年底在日本和新加坡上市。该头显基础版起售价3299美元,开发者专业版起售价4099美元,企业版起售价4999美元。
据了解,Magic Leap 2是专为商业实用性、舒适性和持续使用而设计的,旨在支持企业开发沉浸式应用。与Magic Leap 1相比,其轻20%,体积小50%。
Magic Leap 2集成了新的改进,以解决过去阻碍AR技术广泛采用的问题。与目前可用的类似AR设备相比,Magic Leap 2拥有最大的视野,以及动态调光功能,这使得在明亮环境下(如户外)能更有效使用,图像的稳定性更高。

图片

来源:MicroDisplay


VR | HTC 预热新款 Vive VR 头显,将主打小巧便携
10 月 9日消息,HTC Vive 官推近日对新款 VR 头显开启了预热,并放出了新设备的一张图片,但并没有透露更多信息。
HTC Vive 官推使用的文案是“要么小,要么回家(Go small or go home)”,表明新款 VR 头显将拥有小巧的外形,或许是 Vive Flow 的继任者。

图片

HTC 还提到了其它技术:“在 MWC 上,我们展示了我们新的私人 5G 解决方案 G-Reign,通过超快的无线网络将 PC-VR 体验串流到我们的 VIVE Focus 3 头显。从那时起,我们已经扩大了 VIVE Focus 3 的生态系统,包括眼睛和面部追踪器。但也许我们的要求需要...... 变得更小?”HTC 邮件中的最后一句话暗示新品可能比竞品(如 Meta Quest 2 或 Pico 4)更加注重小型化,不妨期待一下。

来源:MicroDisplay


硅基OLED | 三星显示拟优先验证美国A公司的RGB MicroOLED技术方案
三星显示预计将首先验证考查美国A公司的方法,以开发RGB硅基OLED(又称MicroOLED)技术。Samsung Display 计划在短期内开发WOLED+CF的硅基OLED产品,但长期开发RGB硅基OLED产品。

图片

据韩媒thelec10月7日报道称,三星显示正计划先检讨美国A公司的技术,以长远发展红(R)、绿(G)、蓝(B)MicroOLED(OLED on Silicon)。.
MicroOLED是一种在硅基板上沉积OLED的技术。它可用于增强现实 (AR) 和虚拟现实 (VR) 虚拟现实设备的约 1 英寸微型显示器。在硅基OLED技术中,以索尼为首的使用白色 (W) OLED 和彩色滤光片 (CF) 的 WOLED+CF 方法正在开发中。索尼计划将这种类型的硅基OLED提供给 Apple 的第一款混合现实 (MR) 设备,该设备计划于明年发布。与索尼和 LG Display 一样,Samsung Display 也计划立即开发 WOLED+CF 类型的硅基OLED产品。
同时,三星显示也设定了开发RGB硅基OLED的目标。RGB硅基OLED是一种直接沉积 RGB 子像素的技术。目前的主打WOLED+CF硅基OLED技术,采用WOLED作为发光源,用RGB彩色滤光片实现色彩。在直接沉积RGB亚像素的RGB硅基OLED技术中,无需彩色滤光片的OLED即可实现光和色。
不过,由于A公司的方法量产性尚未得到验证,估计三星显示会轮流检讨其他技术是否可以应用于RGB硅基OLED。APS Holdings的激光图案化法、Phil Optics的电铸电镀法、OLED的表面沉积技术也可以考虑。
来源:MicroDisplay


声明:本文系网络编辑转载,目的在于分享传递显示行业技术和信息。如涉及作品内容、版权和其它问题,请及时与我们联系,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相关内容。


服务热线:

0554-2118900

地址:波顿科技园万科云创B座1705单元
邮箱:XSJ168@bcdtek.com

Copyright © 2024 Www.bcdtek.com
粤ICP备2020114654号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