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显示行业,会经常听到Gamma这个术语,但到底什么是Gamma,为什么要用到Gamma,Gamma为什么是2.2,可能很多业内人士也并不完全清楚。本文针对Gamma做个简单的探讨,希望对各位能有所帮助。
在将真实场景转换为屏幕显示的过程中,需要通过光电转换形成图像数据,然后进行电光转换形成显示图像。在光电转换编码过程中,并非采用线性编码而采用编码Gamma,同样的在电光转换过程中需要用到显示Gamma,即Gamma矫正。那么为什么不线性编码再线性输出呢?理论上完全可以,将亮度无限平均等分即灰阶数无穷大,将真实场景的亮度利用线性编码进行完全精准的记录,然后再真实的输出即可。该方式会造成数据量无穷大,那么降低灰阶数,假定共256灰阶,仍然保持灰阶与亮度的线性对应关系,以该方式去记录真实图像的亮度,再电光转换为屏幕显示,会造成什么现象呢?回答这个问题前,需要先说明一下人眼的特点:人眼对亮度变化的感知是非线性的,对暗部亮度变化的敏感度要强于对亮部亮度变化的敏感度。举例说明如下:在黑暗的房间里点燃1根蜡烛,人眼会明显感觉到房间变亮了,然后点燃第2根,感觉到更亮了,不断地依次点燃更多蜡烛,此时亮度是线性变化的但是人眼感受到的亮度变化却不是线性的,当很多蜡烛被点亮是,多点一根蜡烛,人眼已经很难再感受到亮度的变化。假定共255根蜡烛,用灰阶数(G)以线性一一对应记录他们的亮度(L),即G1代表点亮了1根蜡烛,G128代表点亮了128根蜡烛,此时人眼更容易分辨G1和G2,难以分辨G254和G255。那么G255和G256对应的亮度就没必要用两个灰阶即两个数据进行记录,另一方面,真实场景的亮度可能介于G1和G2之间,其亮度变化人眼也可感知到,但是缺少灰阶去表示。
此时就可以回答前面的问题了:采用线性方式记录的话,暗部在相邻灰阶数之间很多可感知到的亮度无法呈现,即灰阶数的缺失;亮部很多灰阶对应的亮度变化人眼无法感知,即灰阶数的浪费。因此,应该用更多的灰阶数去描述暗部,更少的灰阶数去描述亮部,举个例子说明:G1代表1根蜡烛;G2不再代表2根蜡烛,代表1.02根蜡烛;G3代表1.1根......G128代表30根......G254代表240根,G255代表255根,可以看到,低亮度对应的灰阶数变多了,高亮度对应的灰阶数变少了,此时让灰阶从G1 G2依次变化时,人眼会感受到亮度变化更趋于线性。L为亮度,Gray为灰阶,C为系统常数,γ为其指数根据Gamma曲线可以看出γ大于1时,低亮度下会有更多的灰阶数,这样更符合人眼对亮度变化呈现的需求。那么进一步精确该数值,从大量的人眼视觉特性中总结出来一个经验值为2.2。即当γ=2.2时,灰阶线性变化刚好对应人眼感受到的亮度线性变化。(γ即Gamma)

至此我们清楚了亮度和灰阶的关系,同时可知,灰阶数越多(即bit数越大),亮度过渡越细腻,但同时数据量就越大。当灰阶数足够多时超过人眼分辨亮度变化的极限时,即可以理解显示图像的亮度过渡同等于真实场景,如同分辨率超越人眼极限的概念。确定亮度和灰阶的关系之后,只需要确定电压与灰阶的关系即可通过对应电压呈现所需亮度。灰阶对应的电压数值即Gamma电压。先假定所有iPhone14屏幕的光电特性无个体差异,那么只需要如下步骤即可实现准确的电光转换,即Gamma矫正:1,确定一个iPhone14屏幕的最大亮度,然后通过Gamma2.2曲线确定所有灰阶的亮度2,测量所有灰阶亮度对应的电压,即Gamma电压,实际多为仅测量几个绑点电压,然后拟合出所有Gamma电压而真实状况是设备之间的个体差异无法忽略不计,即每个屏幕电压与亮度对应关系不同,需要一一测量和写入,此过程被称为OTP(one time program,一次性烧录)。OTP过程中RGB子像素要单独确定各自电压和灰阶亮度的对应关系,同时需兼顾色点的准确,而手机屏幕亮度并非固定不变而是可调节的,每个亮度下又需要一套对应关系,可以想象这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。

Gamma设定完成之后,如果设定有偏差,根据Gamma曲线可知:当Gamma过大时,在亮部灰阶数变少,画面会变暗;当Gamma过小时(如2.0),暗部灰阶数变少,暗部的信息会缺失,过渡不自然。
以上介绍了Gamma的作用和Gamma矫正的方法,看起来似乎很理所应当,但Gamma的由来又与CRT的显示特性相关,CRT的固有Gamma为2.5,使用~1/1.1的校正系数,可以达到2.2的显示伽马基准。 早期显示标准sRGB,它使用的编码Gamma大约是0.45(也就是1/2.2),就是为了配合显示Gamma为2.5的设备工作。而眼睛的亮度感受曲线与CRT显示器的物理响应曲线能够基本吻合,这就是Gamma传说中的那个“美妙的巧合”。
关于Gamma的文章千千万,本人阅历有限又才疏学浅,尚未看到一篇完美解释Gamma的文章,也未能完全理解Gamma。因此本文也可能成为另一篇误导你的“Gamma传说”,算是抛砖引玉,如有错误,还望指出。
声明:部分图片系网络编辑转载,目的在于分享传递显示行业技术和信息。如涉及作品内容、版权和其它问题,请及时与我们联系,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相关内容